昨天,在南中國海海域,5時零9分,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的3名潛水員圓滿完成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我國由此具備了人工潛入300米深的海底“龍宮”探寶的能力。
  深潛進程
  300米海底迎來中國人的身姿
  1月9日13時 6名飽和潛水員進入到生活艙里開始加壓。
  12日零時 在北緯20度18分、東經115度09分的南中國海海域,潛水工作母船“深潛號”甲板上搭載著3名潛水員的潛水鐘被緩緩放進海裡。
  零時50分 潛水鐘下放到了300米深的海底。
  1時40分 在隊友的幫助下,胡建背起氣瓶,打開潛水鐘底部的門閥,滑向大海,成為第一個進入300米深海的中國人。游了幾米後意外就發生了,因搭扣鬆開,背上的氣瓶滑落,他不得不返回。短短幾分鐘消耗了他大量的體能,指揮部決定換第二名潛水員出艙。
  2時22分管猛出艙。管猛發現海底的水流太大了,為保證安全,潛水總監立即將他召回。為了避開二度探海時遇到的急速水流,指揮部決定讓潛水鐘再下潛3米,達到了313.5米。
  3時33分 第三名潛水員董猛出艙。這是董猛首次潛入300米深海,終於成功。他頭盔上的攝像頭記錄下了我國第一艘自行建造的具備300米飽和潛水作業能力的深潛水工作母船“深潛號”的深海影像。董猛出潛10分鐘後回到潛水鐘。
  5時零9分 3人乘坐潛水鐘“電梯”,安全返回到甲板上的生活艙里。
  第二批潛水員出艙互拍
  12日7時30分 搭載第二批3名潛水員李洪健、羅小明、譚輝的潛水鐘釋放入水,8時14分到達水下作業位置。
  8時38分和8時52分 譚輝、羅小明相繼出艙。兩名潛水員同時在水下作業,通過對方頭盔上的攝像頭進行互拍,把非常珍貴的水下作業畫面傳回地面。
  12時46分 第二批3位潛水員隨潛水鐘順利回到母船上。
  1月24日 6名潛水員將一直在生活艙里減壓,預計當日出艙,回到正常的生活環境中。
  現實意義
  為深海資源開發保駕護航
  “深海300米飽和潛水探摸作業取得成功,為我國向深海要資源,向深海拓展人類生存空間奠定了基礎。”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王振亮昨天表示。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我國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王振亮說,300米深海飽和潛水作業能力的突破,使救撈系統具備了為國家深海資源開發保駕護航的能力。
  目前,世界上英國、美國、瑞士、挪威、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8國已先後突破400米深度的深海影像潛水技術。其中,法國潛入了600多米的深度。
  2006年11月,上海打撈局取得100米飽和潛水作業成功;2013年5月,創造了海底198米深的作業記錄。掌握300米海底潛水作業能力意味著中國的整體技術步入世界先進行列,也意味著渤海、黃海、東海的所有經濟海域以及南海絕大多數經濟海域里的海洋工程和海底突發事件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
  交通運輸部已將攻剋500米飽和潛水作業技術列入計劃。
  與蛟龍號潛水有何區別?
  300米飽和潛水與蛟龍號下潛7200多米有何區別?蛟龍號的船員是在艙內,而飽和潛水則是潛水員身體直接承受海底壓力,在艙外作業。
  據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局長沈灝介紹,蛟龍號沉到7000米,人依然在1個大氣壓力下麵,與在地面上沒什麼差別。飽和潛水員是在高壓下麵。“有一次一名潛水員在海底100多米拿了一隻龍蝦上來,送上來以後龍蝦就爆掉了,這說明壓力差對人體有多大危害”。此次作業中,在300米海底,潛水員承受的壓力是地面的30倍。在這種壓力下,人感覺就像被擠壓住了一樣,骨頭與骨頭貼得很緊,抬下手、動動腳,都很費力。作業完成後,需要在減壓艙里過11天,才能完成減壓。
  深度解析
  1、飽和潛水員怎樣生活?
  呼吸 聲音變得像鴨子叫
  常人呼吸的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混合體,呼吸過程很輕鬆。飽和潛水員的呼吸則大異於常人。
  300米飽和潛水潛水員帶隊負責人胡建說,他們呼吸的氣體是由氦氣和氧氣組成的混合體,氦氣多,氧氣少,混合的比例因海深不同而不同。潛水員在生活艙和海底呼吸的都是這種氣體,呼吸過程倒不困難,但聲音變得像鴨子叫一樣。
  2、吃飯 不能吃味道重的食物
  潛水員吃飯也與常人不一樣。有一名專門的廚師為他們做飯,飯菜通過生活艙上的一個圓柱一樣的洞送進來。潛水員不能吃硬的,會損傷牙齒;不能吃黃豆等容易放屁的食物;不能吃蘿蔔、韭菜等味道重的食物,以免污染狹小的環境;米飯、饅頭被擠壓粘在牙上,很難受,需要使勁咀嚼才能吃下去;味覺變遲鈍,飯菜吃不出鹹味來;要多吃牛排、雞鴨魚肉等高熱量食物。
  3、睡覺 一天睡12個小時
  6個人擠在長11米、寬3.8米、高3.5米的生活艙里。艙里有6個上下設置的床鋪,中間過道不到50釐米寬,床寬90釐米。沒有白天黑夜的感覺,睡覺不能關燈,以便地面上的監控室隨時監控著潛水員的生命安全。由於容易疲勞,一天睡12個小時以上。除了睡覺、下海作業,剩餘的時間只能看看書。
  4、如廁 沖馬桶要報告
  潛水員如廁、洗澡都在生活艙里,如廁、洗澡前要向地面監控人員報告,如廁完成後,也要報告。地面監控人員發出指令,潛水員才可放水沖馬桶,並關上放水閥門。然後,地面人員再打開另一個閥門,把污物排到一個圓筒內。這樣做的目的是,絕對保證生活艙里不出現漏氣現象。生活艙里的閥門和生活艙外的閥門,兩個閥門只能有一個動,而且必須一個關閉,另一個打開,反向而行。
  5、 穿衣 穿短袖等純棉寬鬆的衣服
  生活艙里保持著38攝氏度至40攝氏度的溫度,潛水員在艙里穿著短袖等純棉寬鬆的衣服。下海作業時,穿的是“熱水服”,流動著熱水的水管密佈在衣服的各處,以抵禦海水的寒冷和補充潛水員呼吸氦氣而被帶走的熱量,保持潛水員的正常體溫。
  新聞鏈接
  何為飽和潛水?
  深潛水是世界各國正在攻剋的尖端難關,實現深潛水的關鍵技術,就是飽和潛水。
  據300米飽和潛水現場總指揮郭傑介紹,潛水深度每超過10米,壓力就增加1個大氣壓。潛水員潛水完畢後,如果不減壓,在高壓下溶解進潛水員身體內的惰性氣體會殘留在身體組織中,造成嚴重的減壓病,甚至危及生命。
  美國1957年提出“飽和潛水”,就是創造出一種環境和條件,使潛水員體內各組織體液中所溶解的惰性氣體達到完全飽和的程度,潛水員可以在高壓下停留幾十天,待作業完成後一次減壓,返回正常生活。這就需要建造一個生活艙,給艙裡加壓形成高壓環境,潛水員在艙里呼吸的氣體是氦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在不同的深度和高壓環境下,混合氣體的配比和加壓時間都不同。1981年,美國完成了第一次實驗,3名潛水員在686米的海底,生活工作了7個晝夜。
  據新華社 央視 央廣  (原標題:中國人潛入300米“龍宮”探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nlhoh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